查看原文
其他

六成食油含基因致癌物 我們還能吃什麼?

香港文匯網 香港文汇网 2022-07-26
食油是廚房必備的烹調食材之一,消費者委員會於昨日出版的最新一期《選擇》月刊中,測試市面上50款食油47款(94%)樣本檢出有害污染物,當中20款檢出3種或以上有害污染物。

消委會網頁截圖

同時,近29款(60%)樣本檢出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當中兩款樣本超出歐盟標準,最多一款超標一倍;另有兩款樣本檢出含另一基因致癌物苯並[a]芘。

部分消委會食油測試結果。(香港文匯報圖片)


動物實驗證實,長期攝入部分污染物會損害腎臟及中樞神經系統等。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今次測試顯示食油減少污染物的情況不理想,強調基因致癌物攝入量愈少愈健康,而食油生產過程要做到不含污染物並非不可能,是次測試中亦有3款樣本完全未檢出污染物,生產商有責任確保食油的品質和安全,以及避免含有有害的污染物,以保障消費者的健康。

三款未驗出污染物的食油樣本。(大公報圖片)


近6成含致癌物

環氧丙醇及縮水甘油脂肪酸酯

兩款樣本超出歐盟標準

消委會於
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
從超市及百貨公司的食品部
搜集了50款
市面較常見的食油樣本

包括14款特級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s)、2款橄欖油(olive oils)、2款牛油果油(avocado oils)、3款椰子油(coconut oils)、2款茶花籽油(camellia oils)、2款葵花籽油(sunflower oils)、2款米糠油(rice bran oils)、2款葡萄籽油(grapeseed oils)、3款粟米油(corn oils)、6款芥花籽油(canola oils)、1款大豆油(soybean oils)、6款花生油(peanuts oils)和5款調和油(blended oils)。

消委會測試市面上50款食油,47款樣本檢出有害污染物。(消委會圖片)

消委會指出,部分食油在生產過程中需經過高溫加工處理,在脫臭加工過程中會產生氯丙二醇脂肪酸酯(3-MCPDE)和縮水甘油脂肪酸酯(GE)。

研究顯示3-MCPDE和GE在腸道水解後,會分別釋出有毒的3-MCPD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

是次測試發現,多達29款樣本檢出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

消委會從超市及百貨公司搜集50款常見的食油樣本檢驗,涵蓋13類別。圖為市民挑選食油。(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以每公斤計算,最低含量的樣本(100微克)及最高含量樣本(2,000微克)相差19倍,其中SuperFoodLab的純正椰子油(無味配方)御品皇純正花生油分別檢出1,100微克和2,000微克環氧丙醇,超出歐盟標準的每公斤1,000微克

而污染物3-MCPD含量最低(130微克)和最高(1,900微克)的樣本相差亦逾13倍,但未有超出歐盟標準。

有網友表示,希望發現問題產品後能有後續跟進,保護消費者權益。


但也有網友認為,現代社會無法完全避免致癌物質,測評只不過是給市民一個提醒。



另外,御品皇的代理商表示,旗下花生油符合香港法例及要求。

SuperFoodLab代理商表示,塑化劑測試結果並沒有超出食安中心的行動水平,營養含量與標籤資料一致。

3款或違商品說明例

消委會指出,動物實驗證實,長期攝入過量3-MCPD會損害腎臟功能中樞神經系統,以及影響雄性生殖系統

黃鳳嫺表示,消委會曾於2017年測試60款食油樣本,今年的檢測結果顯示食油污染物的問題略有改善,但仍不理想。

消委會指出,由於初榨橄欖油及冷壓油是以機械方法壓榨製成,理論上在生產過程中不會使用高溫和其他化學物,不應含有3-MCPD和環氧丙醇,但是次測試發現,一款初榨橄欖油及兩款聲稱冷壓生產的茶花籽油樣本同時檢出該兩種污染物,雖然並無超出歐盟標準,但顯示該3種產品有機會曾經高溫處理或受到非冷壓油污染,可能涉及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相關資料已轉交海關跟進

《商品說明條例》網頁截圖


35款檢出塑化劑

測試亦發現,御萬家的百分百純正粟米油,以及百分百純正花生油含有屬基因致癌物的苯並[a]芘,雖然均符合香港的行動水平及將實施的修訂規例,但前者含量達每公斤2.1微克,輕微超過歐盟每公斤2微克的標準。

測試亦發現35款樣本檢出塑化劑,與2017年同類測試有所改善。

《營養標籤及營養聲稱技術指引》網頁截圖


測試中,有8款食油樣本所標示的營養素含量與測試結果的差距超出食安中心《營養標籤及營養聲稱技術指引》的20%規管容忍限度。

高溫煎炸食物

宜揀橄欖油

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壞膽固醇水平,有助降低患心血管病的風險。消委會測試發現,茶花籽油、橄欖油和特級初榨橄欖油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平均含量最高;葡萄籽油、粟米油及大豆油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最高。不過,不飽和脂肪酸雖然對身體有益,但長期過量攝入可令體重增加。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平均含量最高


茶花籽油

橄欖油

特級初榨橄欖油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平均含量最高


葡萄籽油

粟米油

大豆油

消委會指出,椰子油的單元或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是各油類組別中最低,飽和脂肪酸平均含量就最高,提醒雖然以椰子油煮食較有飽腹感,能控制體重,但是否有益處仍然有疑問,市民應盡量避免攝入過多飽和脂肪酸。

消委會建議,在高溫煎炸食物時,應選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食油,在高溫下較穩定。在今次測試中,有9類食油煙點均等於或高於200℃,按煙點自高向低,分別為大豆油、粟米油、茶花籽油、葡萄籽油、調和油、花生油、米糠油和橄欖油;而煙點低於180℃的椰子油及牛油果油則更適合低溫烹調,如製作沙律。

消委會提醒,除了須留意包裝上的資料,和比較營養值外,可適時轉換食油種類,以吸收均衡營養,又建議使用不黏煎鍋煮食,並減少食油用量,和盡量縮短高溫烹調的時間,減少油煙產生。


來源:香港文匯報、大公報、消委會

編輯:宋得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